媽媽手的症狀及治療
媽媽手的症狀及治療
由亞洲專科醫生審閱
最後更新日期: 2021年5月19日
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是一種在香港非常常見的都市病,其正式名稱為狹窄性肌腱鞘炎,又稱狄奎凡氏症。由於大家都統稱為媽媽手,就誤以為只有媽媽或家庭主婦才會患上這痛症,其實媽媽手的高危群組並不只限女性或家庭主婦。下列為「媽媽手」的高危一族:
媽媽手高危一族
新任媽媽或爸爸 | 家庭主婦 | 長期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 |
長期使用針織或縫紉的人士 | 高爾夫球手 | 上班一族 |
餐廳服務員(捧餐員) | 髮型師 | 電競選手 |
從上述人士可以見到一個常見共通點;他們很多時候會進行一些長期過度使用手腕的動作。例如新任爸媽會在餵奶、幫孩子洗澡時需要長期用手或手腕來承托著嬰兒的頭部、 上班一族長期使用鍵盤和滑鼠、髮型師不停地使用剪刀、甚至餐廳服務員,需捧著餐盤不停來回廚房和客人的餐桌,也有較大機會患上此痛症。最後,這十年火紅的電競選手也會因為高度集中使用手指和手腕,患上媽媽手的機會比一般上班一族更高。除了以上高危一族外,長期使用手機人士也會引發媽媽手。 現在的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我們也習慣用單手使用手機。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拇指的負擔也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也有跟懷孕可能有關。
媽媽手的成因
醫學上並沒有一個明確成因。 但許多人都認為長期過度使用手腕和重覆涉及腕關節上的橈骨和尺骨的活動可能導致潛在的肌腱病變。
媽媽手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狹窄性肌腱鞘炎的症狀很容易覺察到。患者手腕靠拇指的側面會覺得疼痛,而屈曲拇指、扭動手腕、握拳或抓握時令到肌腱繃緊,疼痛會加劇。手腕靠拇指的部分亦有腫脹的情況。 如果不加以理會和進行適當的治療,疼痛會蔓延到整個拇指或者延伸到前臂部分。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亦會受影響,例如一些扭動手腕的動作:扭毛巾、單手持手機、打字、使用滑鼠甚至拿購物袋也會感覺到疼楚。早上的症狀通常最為明顯,活動一段時間之後疼楚會明顯減輕。但是疼痛會隨著繼續重覆一些拇指/手腕的動作再次加劇。
媽媽手的自我檢測
想知道自己有否患上「媽媽手」,可把拇指放在掌心握拳,手腕往尾指側伸展,若手腕靠拇指的位置感到疼楚,便可能患上炎症,應約見醫生進行診斷及治療。
媽媽手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案最主要是針對其炎症及消除疼痛。方案包括:
- 盡可能避免去做出一些重覆的手腕/拇指動作,讓發炎的部位得以休息
- 如果出現腫脹,可嘗試冰敷消腫
- 藥物治療:單次類固醇注射可以有效地減輕80%以上的症狀,其中超過一半患者症狀不會在12個月內復發
- 物理或職業治療:治療師會對您的症狀作出評估,然後作出適合患者的建議,包括一些可以強化肌肉、減輕疼楚的運動
- 手術治療:如果所有以上的方法也未能改善患者的情況,那手術可能是患者的最後選擇。醫生會將發炎的腱鞘鬆開,讓肌腱能恢復正常活動和消除疼楚
- 醫生會首先沿著手腕的拇指開一個切口,然後找出發炎的腱鞘
- 沿著腱鞘的頂部,開另外一個切口,去騰出空間釋放肌腱的壓力及恢復正常的滑動
- 最後醫生會縫上皮膚和用較厚的熬料包紮傷口
預防勝於治療
要免受「媽媽手」困擾,預防當然勝於治療,平日除了避免過度及重覆使用拇指外,亦可不時進行舒緩動作,伸展相關肌腱。
- 動作一:
- 把手放手放在桌上,手掌朝上。舉起拇指和尾指,並以拇指尖輕輕按下尾指尖,令拇指根部及手腕有伸展感覺。
- 保持動作6秒後放鬆,重複10次。
- 動作二:
- 伸出手臂並作握手狀,把拇指彎曲到掌心。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拇指和手腕向下伸展,令手腕近拇指處有伸展感覺。
- 保持動作15至30秒後放鬆,重複2至4次。
*伸展時注意:伸展時要保持動作平穩、緩慢和順暢,切勿晃動拉展部分或過份伸展。
要緊記媽媽手並不只是媽媽獨有的痛症